因疫情而引发的有关出国留学话题的争议
日期:2020-06-02 20:05 责任编辑:admin
因疫情而引发的有关出国留学话题的争议
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5万,但是,很多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出国留学。这次因疫情而引发的有关出国留学话题的争议,反映出我国社会舆论对出国留学存在诸多片面理解,从而也缺针对出国留学问题的有关教育制度改革。为此,有必要客观理性分析这些问题,推进我国教育制度改革,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公平发展,提升教育质量目标,也更好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,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。
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5万,但是,很多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出国留学。这次因疫情而引发的有关出国留学话题的争议,反映出我国社会舆论对出国留学存在诸多片面理解,从而也缺针对出国留学问题的有关教育制度改革。为此,有必要客观理性分析这些问题,推进我国教育制度改革,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公平发展,提升教育质量目标,也更好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,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。
此前,针对在英国的“小留学生”包机回国问题,就有不少网友提出,“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小的留学生”,并提出,义务教育适龄学生有义务在国内接受义务教育,应禁止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出国留学。这就把“低龄留学”从个体选择,上升到了法律层面。怎么理解这些建议呢?如果观察“低龄留学”现象,就会发现,有的家长送未成年孩子出国留学,并非如有的网友所分析的那样,是让孩子早接受西式教育,今后移民留在国外,而只是想顺利解决读书和升学问题。
在国内,虽然我国已经出台政策,解决随迁子女同城入学问题和异地高考问题,但是,由于受户籍因素影响,有的随迁子女在城市很难入学,即便读完初中,但不能在当地参加中考,而必须回户籍地、老家。这些孩子的家长权衡再三,就选择送孩子上国际学校这条路,但近年来,义务教育阶段国际学校(实质就是民办学校),也收紧入学要求,必须满足城市入学条件才能入学。在这种情况下,出国就成了一条现实选择——与其让孩子回户籍地读书,还不如直接出国留学,今后在国外升学。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学生,这种情况就更多了。
很显然,如果全面而彻底解决随迁子女同城入学和异地高考问题,那么,这部分出国留学需求将不存在或大幅减少。“小留学生”现象也就会降温。进一步说,如果要出台禁止义务教育适龄孩子出国留学的规定,那么,也必须充分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。这是更大程度扩大教育公平。
完成高中学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,也有的并不是一心想着要出国留学,接受更高质量教育,而是出于“无奈”。除了部分家长有“面子观念”不想让孩子在国内读高职院校外;还有的学生就是想在国内读高职,也因高考分数没有达到录取线而不能读。除了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,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外,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,高职院校招生为何不实行“注册入学、申请入学”,只要高中毕业生想上,就都可以上,实行“宽进严出”的培养模式?如果实行这样的招生培养模式,那么,也会减少出国留学需求。这部分高中毕业生,就不再申请去国外读书,每年花几万美金出国留学,而是在国内读书,这不但可解决高职的生源问题,也拉动国内消费。客观而言,这些学生选择的国外大学,也是看准这部分需求,进行产业化运作。